據海關數據顯示,2022年10月份,中國不銹鋼進口總量為31.09萬噸,環比增加3.87萬噸,增幅14.23%;同比增加4.86萬噸,增幅18.53%。1-10月份,中國不銹鋼進口總量為275.66萬噸;同比增加33.74萬噸,同比增幅13.95%。
2022年10月份,中國自印尼進口不銹鋼總量為27.2萬噸,環比增加3.72萬噸,降幅15.84%,同比增加5.76萬噸,增幅26.87%。1-10月份,中國自印尼進口不銹鋼總量為233.84萬噸,同比增加50.17萬噸,增幅27.32%。
2022年10月份,中國不銹鋼出口總量為29.58萬噸,環比增加1.49萬噸,增幅5.31%;同比減少2.22萬噸,降幅6.99%。1-10月份,中國不銹鋼出口總量為375.99萬噸,同比增加13.61萬噸,增幅3.75%。
2022年10月份,中國不銹鋼凈進口量1.51萬噸。1-10月份,中國不銹鋼凈出口總量為100.33萬噸,同比減少20.14萬噸,降幅16.72%。
中國工業今年前三季度穩字當頭,工業各項指標呈現回升態勢。不過,工業仍面臨“三重壓力”沖擊,復蘇勢頭不夠穩固。
近期,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門下發通知,推出17條措施鞏固工業向好趨勢。工業是中國經濟的“壓艙石”。中國工業大省正逐項落實,力保今年工業圓滿收官和明年良好開局。
加快重大項目建設
三部門提出,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,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、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和貼息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政策工具,加快“十四五”相關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和各地區重大項目建設。
1月至10月,福建省新開工重點項目2326個,總投資639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建成投產重點項目920個,總投資2580億元,達產后可年新增產值2570億元。全省實施重點技改項目1200項,總投資3825億元,項目達產后可年新增產值5680億元。
10月江蘇省延續三季度工業快速回升勢頭,1月至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.1%。截至9月底,今年計劃新開工的省重大項目全部開工,在建項目已完成5028億元,完成率90%。
在山東,總投資71.1億元的山東能源棗礦綜合物流園等8個儲煤基地項目正全力建設,總投資49.8億元的華魯集團酰胺項目已建成投產,總投資30.8億元的尼龍新材料項目已開工,山鋼股份新舊動能轉換升級項目有序推進。
穩定產業鏈供應鏈
中國三部門要求企業建立閉環生產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,建立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沖擊下常態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協調機制,“點對點”“一對一”幫助龍頭企業和關鍵節點企業解決堵點卡點問題。
中國一汽上半年有兩個多月處于停產、半停產狀態,4月復產。該公司采用多種策略,全力保證芯片、電源等重點資源供應,力保當前經營穩定有序,預計全年銷售整車340萬輛。
中國各地方也聚焦重點行業、重點企業的穩定生產。福建省確定重點產業鏈供應鏈“白名單”企業879家,建立服務保障機制,強化部門協作、問題辦理,統籌推進集成電路、紡織鞋服、石化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、電動船舶等7個重點產業發展。
產業鏈供應鏈薄弱環節的科技攻關也在加快進行中。11月,工信部批復組建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、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、國家超高清視頻創新中心。以國家石墨烯創新中心為例,該中心面向石墨烯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進行技術攻關,建設地位于浙江寧波,股東單位匯聚了浙江、江蘇、廣東等14個省份的行業創新力量。
培育工業新動能
高技術投資已經成為工業經濟的新拉動力量。江蘇省1月至10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.5%,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69.1%,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3.4%。10月,新能源汽車整車、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分別增長71.9%、34.7%;鋰離子電池制造、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繼續保持50%以上高速增長。
中國各地以數字化轉型、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切入點,促產業基礎升級。工信部日前印發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》。廣東省本周宣布,將從五個方面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,其中包括實施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程、實施“廣東強芯”工程和核心軟件攻關工程等。
今年來,中國多地加快對“未來產業”的投資。經統計,近一年以來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河南鄭州、浙江杭州、四川成都、江蘇南京、湖北武漢等省市宣布建設元宇宙產業園區。
摘自中國先進材料產業博覽會和不銹鋼及特種合金聯盟
更多資訊